看過他的「那些年」電影, 他的文章很生動活潑, 這是他的博客結集成書.
簡單總結一句, 他很喜歡著作, 很喜歡現在的他, 很喜歡香港.
我拖稿…
我很色, 很下流, 講話很隨便常常不經過大腦也不經過小腦只經過堅硬的小小腦. 我喜歡蒐集去演講過的學校的女生制服, 目前保守估計超過30件…我缺點一大堆,更糟糕的是我滿喜歡我大部分的缺點 , 完全沒有打算反省…
BUT!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BUT!
BUT我從來沒有感覺到一堆的自己必須被誰誰誰「接納」.
我的天啊, 事實上我覺得我過得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都還要自在快樂, 做自己相信的事, 不但熱血還很有意義, 即使在做一堆明顯沒意義的事(例如發廢文! 研究A片!) 的時候至少也相當開心.
台灣人很多都喜歡劉德華, 我很多很多年前去台北, 在街上給人問見過劉沒有, 香港很小, 要遇見藝人不難.
劉德華就進來, 拍拍的的肩膀, 笑說「沒關係, 繼續努力囉, 我也是等了很多年!」
我大驚, 看著正在尿尿的柯震東, 大叫「靠劉德華鼓勵我耶! 他主動開口的! 柯震東你要替我作證!」
劉德華繼續帥氣地尿尿! 好帥氣的背影!
…最後還在妍希的介紹下跟任達華握了手, 吼吼吼! 整個就是很high!
因為電影在香港比在台灣更受歡迎, 他出席影展時很感謝香港因為得了香港金獎獎的最佳華語電影獎.
常提及很喜歡周星馳.
同樣是大家從小看電影到大的共同記憶, 梁朝偉, 劉德華, 李連杰, 周潤發, 金城武, 跟周星馳有什麼不同? 我的答案是, 大家都是好演員跟大明星, 卻只有周星馳可以稱為「文化現象」.
周星馳的電影裡充滿了許多無厘頭的語言符號, 這些符號在電影下映後, 透過有線電視台經年累月反覆不斷地播放後, 充變成一種奇特的集體學習, 最後演化成所有人琅琅上口的流行語.
在開拍「那些年」之前, 我在網上買了「記得香蕉成熟時」的DVD給柯震東和陳妍希看, 希望他們知道我想拍出的青春悸動是什麼感覺.
黃霑過世的時候我沒有哭, 因為蒼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幽默的人.
我也喜歡狗.
我有個朋友鼻毛老是不剪. 可以, 反正不是的的鼻子, 而且不影響我帥.
…從此以後, 我們都發誓絕對不要幫賴彥翔約女生出去免得甩我們自己的臉.
這個很好笑, 為超養生的朋友介紹女朋友去看戲, 但他11:30就要回家睡覺, 留下女孩子在戲院.
十二夜
大家想提供資金, 我心領了- 因為其實你們已經提供了, 當你們前年買票進戲院看「那些年」的時候, 甚至係們過十幾年在買的小說的時候, 就已經讓你們的力量進入這個影片裡面了, 只是當時我還不知道罷了.
做善事, 拍流浪狗的電影
周淑真老師真心認為學佛可以改善個性, 還記得國中畢業前夕她送我們全班同學每個人一串白色佛珠, 要我們靜不下心唸書的時候就拿出來狂唸南無阿彌陀佛. 班上太吵的時候,她還會叫我們一起背誦心經, 讓整個教室的氣場達到佛光普照的境界.
爆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