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斷捨離





日本有很出名的五常法, 常組織就是叫人要因使用頻率甚麼的, 把常用的放近自己, 不常用的扔掉或入倉. 

這本書集中說這個, 不過多實例. 

香港地少, 很難可以不盡用空間. 加上有迷你倉, 很多人更是超出自己負荷去儲物, 很傻瓜. 








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心的廢物, 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不斷重複「斷」和「捨」到最後, 得到的狀態就是「離」.



而自自問「這個物品適合自己嗎」, 也就是說, 主角不是「物品」, 而是「自己」. 斷捨離就是利用「物品和自己的關係」為主軸, 取捨選擇物品的技術. 不是「這個物品經常使用」 -> 「留下來」, 而是「我要用」 -> 「必要」的思考模式. 主詞永遠都是自己, 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很理智的管理方法. 



把物品和自己的關係上之後, 就可以看見從物品投射的自我形象. 如果自己隨便, 別人也會對你隨便.



將物品物盡其用, 功效發揮到極致, 就是斷捨離的最終階段.



物品要有用才有價值, 物品在每個當下都要適得其所, 物品在最恰當的地方才顯美麗.



1.     逃避現實型
因為忙碌而沒時間在家裡, 沒辦法好好整理.
2.     執著過去型
留著已經不用的過去遺留物. 相簿或是獎盃之類, 多半隱含對過去時光的沉醉.
3.     擔憂未來型
過度囤積面紙等日用品. 把焦點放在物品上, 以及缺乏時的不安情緒, 3種類型當中人數最多.


被愛用的物品包圍生活.

方便拿取減少不必要的壓力(東西一次就可以拿出來, 不要蓋子, 橡皮筋…)



雜物分為3類 (充滿了束縛的能量)
1.     不用的物品
茫茫然地保管, 放著不管的物品, 或者根本忘記有這個物品存在, 還有一直沒能丟掉而覺得良心不安的物品.
很對, 我自己有很多這類東西. 

2.     在用的物品
基本上會用, 但並不是特別喜歡, 用法也很隨便. 不被愛惜的物品.

3.     執念的物品
有強烈的執念和回憶, 怎樣也捨不得丟的東西, 東西本身擁有強大的能量.
對物品留有感情, 或與當年的人, 事有關, 就會很不捨. 





家裡的物品, 有八成都是時間軸偏向過去和未來的.

掃除: 收拾(取捨) – 整理 (收納) – 清掃 (掃擦刷)

不應該隨便送禮物給別人, 也算是「斷」的一種.
我贊成送可以吃的食物, 吃完就不會留下來. 



看不見的收納只能放滿七成 (櫃子, 衣櫥, 抽屜), 3成的空間成為物品的通道, 物品有了轉圜空間, 就會讓人想收拾整齊.

看得見的收納最高限度是五成 (CD, 書架)

展示收納只有一成 (宣傳展品上代表性的名畫, 牆上掛畫)

看得見的收納中有十項物品, 必須從中選擇最喜歡的5項, 心情也會雀躍起來.



要有很大的決心才會丟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