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智慧, 今天也適用.
蔡志忠真有眼光, 可以古人遺言來變成自己的事業.
時代不同了, 以前流行細小的書, 但字體太小, 現在的我看得很辛苦.
===鱣似蛇,蠶似蠋。人見蛇則驚駭,見蠋則毛起。然而婦人拾蠶,漁者握鱣,利之所在,則忘其所惡,皆為賁諸。
本來怕蟲的女人, 因為錢可以去養蠶繅絲; 怕蛇的男人, 為錢會去捕鰻魚賣. 很多人咀巴可以清高, 但可以為錢埋沒良心, 忘了初衷。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异。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逢蒙跟羿學射箭, 後來殺了羿. 後人說逢蒙是欺師滅祖, 但韓非子指羿是引狼入室, 不擅教育.
孔子曰:‘為人君者,猶盂也,民猶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
君主好比是盛水的盂,人民好比是盂里的水,盂是什麼形狀,水就是什麼形狀。比喻人民的習俗隨君主的好惡而變化。
最近很多人說Be water. 把李小龍捧上了天, 其實be water 源於老子的上善若水. 孔子幾千年已有「盂圜水圜」之說, 看來, 古老的智慧要湮沒, 給後來者僭越了, 很有點可悲. 世人只記得李小龍忘了老子?
郢書燕說
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而誤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國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似此類。
楚國郢都的人,寫信給他在燕國做宰相的朋友。寫著、寫著,夜色漸黑,因蠟燭放低了,光線昏暗,他便吩咐僕人:「舉燭!」嘴裏這麼說著,無意中在信中也寫上了「舉燭」兩字。 燕相閱信後,對這突兀的「舉燭」兩字百思不解。他苦心揣摩半天,忽然高興地說:「啊呀,老朋友寫信也過於含蓄了,所謂舉燭,就是為了看得明亮;要看得明亮,就一定要重用賢明的人才。」燕相把這個意思告訴了國君,國加也點頭稱是。以後燕國就十分注重選拔重用人才,國家因此大治。治則治矣,但郢人信中「舉燭」兩字絕非這個意思。現在學者們穿鑿附會,也很像「郢書燕說」一般。
這一個, 似周星馳電影.
宓子賤治單父
古代人的名字很有型, 宓子賤是名字, 單父是地名。
管仲束縛,自魯之齊,道而飢渴,過綺烏封人而乞食。烏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 人因竊謂仲曰:「適幸,及齊不死而用齊,將何報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賢 之用,能之使,勞之論。我何以報子?」
管仲被捕,由魯國解送齊國途中,綺烏的守關很殷勤地招待他甚至跪著服侍管仲進食。綺烏的守關:「如果您回國後,不被殺而受王重用,那時你將如何報答我。」管仲:「果真如此,那麼我就舉賢任能,獎勵有功者,沒有什麼要報答你的。」綺烏的守關:「可惡」。韓非子:「君主的權勢低落,就要避忌直言,私人的情誼過盛,就會減少對君主的效益,管仲秉公用人,綺烏守關因而怨謗,便足以說明了。
所以管仲是千古留名.
看此書, 也有成語的出處, 濫竽充數, 買櫝還珠.
看得多報刊的煽動、污衊、偽作的新聞, 應該多看古人的聖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