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他死後結集而成的書, 很多名人作序.
內容用很多香港口語, 看起來很親切, 也似黃霑本人在說話.
有熟悉的藝人名字, 葉蒨文, 梅艷芳, 鍾鎮濤, 張國榮, 羅文. 當然少不了林燕妮, 但因為早已分手, 所以文章不多.
很有他當年的霸氣與自信, 也包括拿了藝術家獎, 不過, 此獎早已消失, 可能藝術家定義太廣泛, 難得到一致認同.
介紹當年可以翻雲覆雨的電視人, 都是他欣賞的, 包括周梁淑怡, 鄭君略. TVBI – 見聞會社, 華星娛樂, 博益都是他建立. 入了TVB再入明報再回無線.
金庸說他「小園不足以馳駿足」.
文人用字果然不凡.
大讚劉培基, 說英女皇訪港, 貿發局請食飯, 他索$3500置裝費, 因為如果不是與女皇同桌是做佈景板, 否則, 他就不赴宴了.
當年是89民運後, 他很敬佩吾爾開希, 要改名黃敬希, 但有另一文人同名所以作罷, 吾爾開希不再是當年的熱血, 想回大陸自首被拒, 黃霑應該慶幸自己沒有改名.
香港冇乜民主, 我地亦都生活得好好. 因為冇民主唧, 重有自由吖.
自由係包括唔講嘢嘅權利嘅. 緘默嘅自由, 一樣係自由.所以人地唔參加, 唔積極, 絕對有自由嘅…自由亦包括反對嘅自由.當多數人係錯, 選咗出一個好似希特拉咁嘅獨裁者出嚟…
民主係有形成「多數的暴政」tyranny of majority
對民主及共產主義的意見, 當年他是反共的.
但死前幾年, 他上很多大陸節目, 也接受訪問. 當年反共可能見到大陸的窮與落後, 但後來的大陸, 已變了很多, 也給他賺錢的機會, 自然大不同了.
這是第三冊, 比第二冊好看很多, 可能因為多演藝人有關的文章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